编者按
食品安全标准、食品补充检验方法和快检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市场监管部门能否结合职能定位,强化责任落实,强化方法的研制和应用,促进标准相关工作与监管的衔接,对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效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山东、四川在这方面积极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绩,本报特邀请两地介绍有关经验,供各地交流参考。
近5年来,四川省每年均有食品安全标准、补充检验方法、快检方法获批立项,在食品安全标准研发的持续性、执行运用的靶向性、成果转化的社会性上取得实效。
这得益于四川省着眼于科技成果输出、致力于新风险挖掘,构建“风险挖掘—风险实证—方法申报—方法构建—监管应用”的探索。为打造标准成果特色,四川省依托国标、补充检验方法、快检方法的研发,推动系统内专利发布、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级课题项目的申报立项;围绕非靶向筛查数据库的构建和新消费时代非法添加预警等重大课题获得四川省科技厅批准。同时以标准研发为契机,引导技术机构强化人才储备和检验技术提档升级,确保检得出、检得准、检得快、检得全,用科技赋能检验,传递社会信任,打造四川检验检测领域科技特色。
着眼依法依规管理,抓好食品安全标准跟踪执行。一是抓好跟踪评价。聚焦重点食品、重点领域及重点限量标准和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及检测方法标准,持续跟踪标准执行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向总局和省卫健委反馈问题和建议意见80余项。二是抓好宣贯培训。利用“万人进万企”“百年党史进万企”、调研现代农业“10+3”产业等机会,指导生产经营者及时了解和掌握最新标准;对配制酱油和配制食醋标签、白酒行业新标准等有变化的食品安全标准,及时与企业沟通、预警告知新标准动态。三是抓好科普解读。针对白酒新国标启动实施的情况,组织专家发布提示,发动技术骨干对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孕妇及乳母营养补充食品等23类食品标准作出专业解读。四是抓好科研申报。面向全省征集地方标准立项建议15项,征集制(修)订国家标准立项建议20项,四川省技术机构申报国标、地标研制并获得立项9项。五是抓好统筹协调。加强与卫健委等部门的联动协作,今年面向全省开展的标准需求立项征集、标准执行跟踪、构建最严谨的标准体系调研和问卷调查、新兴业态标准专家审评、审评专家座谈会等重点工作,都由省市场监管局、省卫健委联合行文、共同组织实施。
着眼精准排查风险,抓好补充检验方法建立运用。一是注重信息收集。通过检验检测、信息发布、典型案例、部门通报、热点舆情、投诉举报等各种渠道捕捉食品安全风险信息,深度挖掘食品领域的未知风险物质,启动特殊食品非靶向筛查监测暨诊断式预警工作。二是注重方法建立。支持技术机构主动开展食品补充检验方法研制,目前共立项食品补充检验方法5项,发布5项,参与已发布食品补充检验方法的协作验证26次。三是注重结果利用。研究制定各类抽检计划时注意使用补充检验方法设置检验项目,补充检验方法利用率达到37.5%。
着眼提升监管效能,抓好快速检测方法推广运用。四川省快检经费投入及业务开展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2020年~2022年,全省快检投入由1561万元增长至1777万元,快检量由80.5万批次增加至109.7万批次,快检阳性率0.21%。一是科学合理布局。全省183个县(市、区)市场监管局均配备不同标准类型的快检车,各县级市场监管局和绝大多数农批市场、大型农贸市场、学校、大型商超等单位建起快检室;9个区域应急快检中心发挥引领、辐射、示范带动作用。二是靶向研究立项。指导技术机构以抽检监测结果为导向,有针对性地提出快检方法立项建议。总局发布的快速检测方法中,四川省作为起草单位的有3项、作为验证单位参与的8项、在研快检方法5项。三是抓好实践运用。在省内部分地区探索建立以专业机构为主、重点单位为辅、基层快检资源为补充的“专业化+重点”快检机制;把快检筛查和监督抽检有机结合,着力提高问题发现率。四是探索结果验证。连续3年采取大型农产品(5.770, -0.07, -1.20%)批发市场、县级市场监管部门、食品检验机构三方比对验证以及实验室法检方法相互验证等方式,将快检和高通量监测相结合,开展食品及食用农产品农残快筛监测。
着眼治理潜在风险,抓好非食用物质隐患排查。一是排查隐性风险。委托检验检测机构针对食品用违法添加物质开展监督抽检和问题整治,仅今年就安排此类专项抽检4600余批次。二是深挖重大案源。引导检测机构探索使用大通量非靶向筛查技术挖掘风险,省局、公安厅建立抽检协作联动机制,公安机关提前介入重大风险源挖掘。三是实行清单管理。构建包括特殊场所、特殊业态、特殊食品在内的非法添加物质风险清单,覆盖13大类、约400多种非法添加化合物,针对违法添加非食用化学物质开展隐患排查,为总局研制违法添加非食品用化学物质名录提供数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