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75602470
网站首页
公司简介
相关资讯
检测服务
体系认证
产品认证
证书展示
联系我们
在线留言
关于我们
相关资讯
检测服务
体系认证
产品认证
证书展示
案例展示
联系我们
常州检通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联系人:万经理,张经理
手 机:13775602470
手 机:18921002897
网 址:http://www.czjttest.com
邮 箱:13775602470@163.com
地 址:中国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通江大道391号
相关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相关资讯
2024-12-17
第21届中韩合格评定分委会会议成功举办
2024年12月9日,第21届中韩合格评定分委会会议成功举办。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认证监督管理司司长与韩国国家技术标准院技术法规应对局局长分别率中韩代表通过线上方式参加了会议。会议期间,双方围绕新合格评定制度情况、互认合作成效和互认合作机制进行了深入交流;就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绿色产品认证及网络安全认证新进展与韩方婴幼儿纺织产品认证新情况进行了分享交流;总结了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与韩国国家统一认证标志(CCC-KC)工厂检查和能力验证合作成果,并提出了下一步工作计划。为进一步服务双边经贸发展,惠及两国产业,中方还提出了“错位互认”模式及相关建议,为建立更加务实有效的合作机制和互认方式提供了解决方案。中方市场监管总局认证监管司、认可检测司,青岛市市场监管局、总局认证认可技术研究中心、中国认证认可协会、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及中方有关技术机构,韩方国家技术标准院、产业技术试验院、化学融合试验研究院、机械电气电子试验研究院等双方代表参会。
2024-12-11
中俄合格评定工作组第五次会议成功举办
2024年12月5日,中俄标准、计量、认证和检验监管常设工作组中俄合格评定工作组第五次会议成功举办。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认证监督管理司与俄罗斯联邦技术法规和计量署计量、国家控制与监督司相关负责人分别率中俄代表团在线上参加了会议。双方回顾了中俄合格评定工作组的合作历程和成果,就俄罗斯代表团访问中国相关机构成果进行了研讨,并就双方汽车领域认证制度新政策和建设情况进行了交流。在中俄汽车贸易高速发展背景下,双方就简化俄方汽车认证程序、推动俄方在华设立汽车认证分支机构、中方认证机构获得俄方认证授权等事宜进行了商讨。中方市场监管总局认证监管司,商务部欧亚司,总局认证认可技术研究中心及中方有关技术机构,俄方技术法规和计量署计量、国家控制与监督司,交通运输科学研究中心等双方代表参会。
2024-12-04
2024年全国免予办理强制性产品认证工作座谈会召开
11月27日,市场监管总局通过视频形式组织召开2024年全国免予办理强制性产品认证工作座谈会。会议总结分析全国免予办理强制性产品认证工作情况、存在的问题;辽宁省、江苏省、山东省市场监管局作CCC免办工作经验交流发言。总局认证监管司有关负责同志对全国CCC免办工作当前面临的形势和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并从健全管理制度、压实主体责任、强化条线业务指导、优化CCC免办条款、防控履职风险等五个方面提出了下一步工作方向,要求进一步拉紧监管责任链条,坚决守牢CCC认证制度安全底线。市场监管总局认证监管司有关负责同志及相关处室人员在总局主会场参会,各省级市场监管部门认证监管职能处室负责人在分会场参会。
2024-11-28
未来三年,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这样干
近日,国家认监委印发《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围绕增强小微企业质量竞争力、提升区域产业质量竞争水平、优化认证服务供给等方面提出了11项任务,设置了“质量认证‘精准帮扶’行动”“质量认证强链行动”等4个工作专栏。《方案》提出,通过3年努力,实现“政府激励引导、机构主动作为、企业积极参与、各方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更加完善,认证机构化水平有效提升,认证服务供给不断优化,小微企业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能力普遍增强,质量认证对小微企业提质增效、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贡献持续加大等目标。《方案》要求,要引导行业组织、小微企业服务机构、科研院所开展质量提升研究和技术服务,强化龙头企业示范作用,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小微企业协同发展;要推动质量认证与产业、金融、信贷等政策的协同供给,健全质量认证融资增信体系,将质量认证结果纳入“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的认定条件;要强化效果评价,优化评价指标体系,及时完善任务举措,保障质量提升效果;要强化激励引导,鼓励认证机构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营造质量认证服务高质量发展良好氛围。近年来,“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成效明显。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以来,全国各地累计出台激励政策1636项,为小微企业提供“认证贷”等金融信贷支持608.5亿元,落实财政补贴6.5亿元;468家认证机构为5.4万余家小微企业实施精准帮扶,减免认证费用3876万元,为约64.9万家企业免费培训192.5万人次。2024年参与提升行动的小微企业年度营收平均提升9.7%,年产品销售额提升14.2%,年利润率提升8%,质量成本控制率下降5.8%。
2024-11-25
第十七届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合格评定体系国内运作机制座谈会成功召开
1月14日,第十七届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合格评定体系国内运作机制座谈会在上海召开。会议听取了地方市场监管部门、部分认证机构代表关于落实《加快推进认证认可高水平开放行动方案(2024—2030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工作汇报,交流了认证工作进展和IEC合格评定体系年度发展情况,并就IEC中国国家委员会合格评定分委员会的组建等进行了讨论。会议要求,进一步提高对《行动方案》的重视程度,扛起责任、开拓创新,加快促进认证认可高水平对外开放,构建适应新发展格局和高质量发展要求的认证认可体系。同时,要以参与IEC合格评定体系的质量和效能提升为重要抓手,扩大国际互认,培养国际化人才,提升全球化服务能力。据悉,中国是IEC四大合格评定体系成员国之一。截至目前,77家中国合格评定机构加入IEC合格评定体系,累计发证逾9万张,有效助力中国电子电工产品出口国际市场;累计181名中国专家在IEC合格评定体系任职,包括IEC合格评定局成员、IEC合格评定体系副主席等重要职务,为IEC合格评定体系建设、规则制定作出重要贡献。
2024-11-22
国家认监委关于印发《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 认证提升行动方案》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市场监管局(厅、委),总局发展研究中心、认研中心,各认证机构:现将《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认监委2024年11月15日(此件公开发布)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方案 小微企业在促进经济发展、稳定扩大就业、保障改善民生、推动科技创新、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强化质量认证支撑,助力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国务院决策部署,更好发挥质量认证支撑作用,持续推进小微企业质量发展理念和质量管理创新,不断增强小微企业竞争力和发展力。通过3年努力,“政府激励引导、机构主动作为、企业积极参与、各方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更加完善,认证机构化水平有效提升,认证服务供给不断优化,小微企业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能力普遍增强,质量认证对小微企业提质增效、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贡献持续加大。二、任务(一)增强小微企业质量竞争力。1. 提升小微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市场监管部门和认证机构要开展小微企业产品和服务质量状况调查,筛选“提升意愿强烈、提升潜力较大”的企业并建立帮扶台账,推动人员和技术下沉,指导企业系统化提升质量管理水平。支持行业组织、认证机构等开展先进质量管理标准宣贯,增强小微企业高管理者质量意识,引导企业实施质量管理标准,加大质量创新投入,提升质量管理整体绩效。2. 分类分级分层开展认证帮扶。鼓励行业组织、认证机构探索制定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分级认证标准。市场监管部门和认证机构要引导小微企业在满足质量管理标准通用要求基础上,灵活运用绩效、六西格玛、精益管理、QC小组等质量管理方法,建立实施符合自身实际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要创新认证模式,推行“一企一策、靶向服务”,为不同产业类型、不同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的小微企业制定差异化、个性化帮扶方案。市场监管部门要联合相关部门构建促进小微企业发展壮大的政策体系,用质量认证手段推动个转企、小升规,支持小微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助力中小企业梯度培育。3. 协同助力小微企业增信赋能。市场监管部门要发挥质量认证的牵引作用,统筹各方力量为小微企业提供综合扶持。加强与发改、工信、财税、金融等部门的协调联动,联合出台激励措施,加大认证结果采信力度,扩大提升行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聚焦破解小微企业“增信难”“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探索“认证增信+银行贷款”服务模式,促进质量认证与金融服务“双向奔赴”。专栏1 质量认证“精准帮扶”行动1. 梳理小微企业质量管理难点痛点堵点,建立帮扶台账。对小微企业进行分类指导,从质量管理、技术工艺、产品质量和人才队伍等维度,提供差异化、个性化精准帮扶服务。2. 认证机构要创新认证模式,根据小微企业不同产业类型、不同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分型分类实施帮扶。开展“四新”小微企业质量认证帮扶行动,推动“四新”小微企业数字化与质量管理融合发展。3. 截至2027年底,为约5万家小微企业开展质量认证精准帮扶,助力小微企业在年度营收、年产品销售额、年利润率等方面有明显提升,质量成本控制率有明显下降,企业对帮扶成效满意度超过90%。(二)提升区域产业质量竞争水平。4. 梳理区域产业共性质量问题。市场监管部门、认证机构要围绕区域传统产业、主导产业、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开展质量状况调研,摸清产业链上下游小微企业构成、分布、质量水平等情况。从质量技术、质量管理、质量基础设施等方面,开展与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比对,找准区域产业的共性质量短板,梳理出产业链关键环节的质量难点痛点堵点,按照产业分类形成区域产业共性质量问题清单。5. 推进区域产业提质增效升级。市场监管部门要引导、支持地方产业集聚区发挥规模优势和集聚效应,探索产业链上下游小微企业联动培育机制,引导“链主”企业牵头组建质量技术创新联合体,协同开展产业链质量共性技术攻关,将链上小微企业纳入共同质量管理体系,推动先进质量理念、质量管理模式向产业链两端延伸,提升产业链质量管理水平,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专栏2 质量认证强链行动1. 市场监管部门要开展质量认证强链专项调研,分级分类形成问题清单,按照区域、产业、企业等维度绘制质量认证强链图谱。2. 实施质量认证支撑产业链创新发展计划,建立健全产业链质量认证制度,实行“一链一策”,助力培育新质生产力。3. 发挥质量强国建设领军企业、产业链“链主”企业的示范作用,辐射带动全“链”质量意识和能力整体提升。建立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质量认证协同机制,通过联合认证、产业链评价等方式,促进上下游企业紧密合作与协同发展。4. 截至2027年底,梳理解决约30个产业链质量管理难题,形成一批产业链质量管理提升的典型案例,有效提升产业链质量管理能力。6. 深化提升行动区域试点。在全国范围内遴选部分具有较强集聚效应的区域优势特色产业,进一步深化小微企业质量提升行动区域试点工作。市场监管部门要围绕区域产业质量短板,协调统筹政府部门、行业组织、科研院所、认证机构、龙头企业等各方力量,探索区域产业共性质量问题解决方案。发挥区域试点的辐射带动作用,形成一批质量认证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专栏3 质量认证赋能产业提升行动1. 市场监管部门要会同相关部门,围绕区域产业共性质量问题,以质量认证为牵引,从质量基础设施、质量创新、品牌建设、金融信贷、税收减免、“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等方面协同发力,推动认证结果采信,全链条推进“集成化、一体化”产业提升。2. 推进质量认证服务强企强链强县行动,形成质量认证与区域特色产业培育壮大、支柱产业转型升级有机结合的工作模式,更好发挥质量认证在助力企业做大做强、服务产业建圈强链、支撑区域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3. 截至2027年底,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约40个区域试点,形成一批区域试点典型经验,有效提升小微企业和区域产业质量水平和品牌能力。7. 深入开展“质量认证+”服务。市场监管部门和认证机构要围绕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绿色低碳等国家重大战略部署,聚焦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等领域以及战略新兴产业,深入开展“质量认证+”服务,优化完善相关产业领域质量认证方案,提升企业质量诊断、改进、验证等能力。深化质量认证与计量测试、标准制定、认可检测、技术创新、知识产权和品牌培育的融合发展与协同运用,提供“一站式”服务,更好释放质量认证服务效能。(三)优化认证服务供给。8. 提升质量认证服务能力水平。市场监管部门要发挥“质量认证工具箱”综合作用,引导认证机构持续提升化水平。推动行业组织、研究机构、认证机构等加强能力建设,培育高水平质量认证人才,努力攻克一批质量认证服务技术。认证机构要聚焦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基础零部件与元器件、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为小微企业提供质量诊断、质量设计、技术改造、管理再造等增值服务。9. 开展行业特色质量认证。鼓励、支持行业主管部门、行业组织、龙头企业、认证机构等,开展行业特色认证、整合认证,优化认证服务供给。引导认证机构对小微企业质量管理成熟度和质量绩效水平进行量化评价,探索建立突出行业特色的分级认证,推动质量管理向全供应链、全产业链、产品全生命周期延伸。(四)提升小微企业质量意识。10. 加强宣传引导。市场监管部门和认证机构要总结推广提升行动的成功实践和典型经验,发挥先进典型示范作用。建立完善质量管理培训平台,打造适合小微企业、通俗易懂的培训课程。加强质量认证科普宣传,提高宣传培训的针对性、通俗性、实效性、持续性,采取适宜形式,对在提升行动中表现突出的认证机构、行业组织等进行激励。通过质量认证综合培训班等多种形式,提升基层认证工作人员业务能力。11. 强化质量意识。鼓励行业组织、认证机构和质量专家,面向小微企业高管理者开展质量管理公益培训,提供管理体系标准贯标服务,引导小微企业增强运用质量管理体系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驱力。发挥“小微企业质量认证提升行动服务平台”和“百万家企业质量管理培训平台”作用,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小微企业提供质量管理培训辅导。专栏4 质量认证宣传培训行动1. 组织开展质量标准品牌主题宣传和交流活动,加强小微企业质量标准品牌宣传解读工作。2. 定期总结推广制造业单项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质量提升标杆成功实践和典型经验,强化示范。3. 以“质量月”“世界认可日”“中国认证认可大会”等活动为契机,加大提升行动实施指南和典型经验、案例的宣传培训力度。4. 截至2027年底,在全国范围内组织质量认证宣传培训约3万场,为约100万家小微企业免费培训约300万人次。三、保障措施市场监管部门要强化组织领导,引导行业组织、小微企业服务机构、科研院所开展质量提升研究和技术服务,强化龙头企业示范作用,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小微企业协同发展。要强化政策支持,加强协调联动,推动质量认证与产业、金融、信贷等政策的协同供给,健全质量认证融资增信体系,将质量认证结果纳入“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的认定条件。要强化效果评价,优化评价指标体系,及时完善任务举措,保障质量提升效果。要强化激励引导,鼓励认证机构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营造质量认证服务高质量发展良好氛围。
2024-11-14
中国—印尼合格评定合作机制正式建立
11月9日,中国与印度尼西亚签署合格评定合作谅解备忘录。该备忘录是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成立以来与东盟国家有关部门签署的首份合格评定领域合作文件,也是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实质性结束后建立的双边合格评定合作机制。备忘录的签署为促进两国进出口贸易和技术合作提供了有效渠道和平台。按照备忘录约定,双方将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依据备忘录所确立的目标,在共同关注的合格评定领域内开展联合研究,强化能力建设和技术援助,加强沟通协调并深化交流合作,以期进一步推动双方技术创新,促进双边贸易与经济发展,长效支持两国可持续发展,巩固双方战略伙伴关系。
2024-11-08
澜湄合作项目中缅老柬合格评定培训在缅甸仰光启幕
10月28日,澜沧江—湄公河合作项目(以下简称澜湄合作)“国家质量基础设施与产品、过程和服务国家认证机构实施培训”在缅甸仰光举行开班仪式。培训围绕促进澜湄合作相关国家合格评定领域能力建设和促进区域贸易便利化,对来自缅甸、老挝、柬埔寨三国政府和认证机构的30名学员开展为期10天的合格评定领域标准和技术培训。作为落实澜湄合作第四次会议共识的重要举措,本次培训在市场监管总局认证监管司、国际合作司的指导下,由市场监管总局发展研究中心牵头,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CNAS)、市场监管总局认证认可技术研究中心协助,与缅甸科技部研究与创新司共同推动实施。中国驻缅甸、市场监管总局发展研究中心、缅甸科技部相关负责人参加开班仪式并致辞。来自缅甸、老挝、柬埔寨的学员代表发言。
2024-10-30
我国汽车芯片认证审查技术体系正式发布!
10月17日,市场监管总局在京组织召开国产汽车芯片产业化应用及质量提升“质量强链”交流推进会。市场监管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国家认监委主任蒲淳出席并致辞。会议要求,要充分发挥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增强创新合力解决芯片“卡脖子”难题,推动整个国产汽车芯片产业链的质量提升、效益提升;要充分利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推动构建全球汽车芯片检测认证体系;要充分探索合格评定向创新链转变,创造认证认可“新价值”,推动认证认可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会上,国产汽车芯片认证审查企业名单正式发布,标志着我国汽车芯片质量认证进入新的阶段。同时,汽车芯片认证审查技术体系1.0版正式发布,是我国在汽车芯片领域构建自主质量标准体系的权威性成果,不仅填补了国内汽车芯片质量认证体系的空白,也为未来产业链的协作和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海舟、邬江兴发表了主旨演讲。总局有关司局和直属单位负责同志,相关科研院所研究人员、整车企业代表、芯片厂商代表,媒体记者近200人参加了会议。
2024-10-24
我国汽车芯片认证审查技术体系正式发布!
10月17日,市场监管总局在京组织召开国产汽车芯片产业化应用及质量提升“质量强链”交流推进会。市场监管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国家认监委主任蒲淳出席并致辞。会议要求要充分发挥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增强创新合力解决芯片“卡脖子”难题,推动整个国产汽车芯片产业链的质量提升、效益提升;要充分利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推动构建全球汽车芯片检测认证体系;要充分探索合格评定向创新链转变,创造认证认可“新价值”,推动认证认可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会上,国产汽车芯片认证审查企业名单正式发布,标志着我国汽车芯片质量认证进入新的阶段。同时,汽车芯片认证审查技术体系1.0版正式发布,是我国在汽车芯片领域构建自主质量标准体系的权威性成果,不仅填补了国内汽车芯片质量认证体系的空白,也为未来产业链的协作和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海舟、邬江兴发表了主旨演讲。总局有关司局和直属单位负责同志,相关科研院所研究人员、整车企业代表、芯片厂商代表,媒体记者近200人参加了会议。
2024-10-15
冲锋在前,三门冲锋衣产业向高而立、向新而行、向质而攀
“10件冲锋衣,6件三门造”,冲锋衣产业作为三门县的特色产业、富民产业、产业,起源于上世纪90年代,经过30余年的发展,已成为拥有300余家生产企业、年产量约8000万件的百亿产业,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三门县抢抓冲锋衣产业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区域试点新机遇,县委县政府成立冲锋衣工作专班,实施冲锋衣产业质量攀登行动计划,搭建了“政府+技术机构+小微企业+高校+协会”五位一体的帮扶平台,运用质量认证手段,深挖小微企业质量难点痛点问题,综合运用专题培训、专家进企、质量诊断等多种方式,精准帮扶小微企业提升质量管理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三门县坚持以质量认证为牵引,探索出了“一体两翼双驱动”的质量提升新模式。以全产业链质量为主体,构建新型产业链模式。招引上下游企业,与绍兴柯桥摇粒绒面料产业、江苏盛泽防水科技面料产业等实现跨区域协作,加强全产业链合作。构建“一链多坊”生产体系,建设关键工序“共享车间”,强化增值服务供给。以科技为左翼,布局科技产业链。在冲锋衣科创园内建设前端设计实验室,借助AI等创新抓手,做好设计打版工作,提升冲锋衣小微企业设计质量。围绕“舒适性”与“功能性”,制定冲锋衣生产工艺标准,引导企业提升冲锋衣制造水平。以环保为右翼,深耕绿色产业链发展。围绕“安全性”与“环保性”,谋划双碳认证,探索绿色新工艺,推动制造流程优化,实现人工成本、物料损耗双降低,产品稳定性、生产效率双提升。为进一步推进冲锋衣产业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区域试点工作,助力冲锋衣产业高质量发展, 9月26日,三门县市场监管局组织召开了全县冲锋衣小微企业质量提升区域试点推进会,三门县副县长陈红琴、县市场监管局局长李吉平、党委委员管守国出席会议,县经信局、各相关科室、各所(分局)负责人及冲锋衣协会、企业负责人、公信认证有关负责人共计80余人参加会议。县市场监管局党委委员管守国介绍并解读了国家区域试点工作方案,强调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重要性,安排部署下阶段部门、协会、企业的工作。副县长陈红琴进一步强调:一要准确把握形势,以更高的站位抓试点。这既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需要,也是传统产业升级的需要。二要精准综合施策,以更实的举措抓试点。坚持全链条产业提升、企业精准帮扶,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推动产业集群发展。三要利用“质量月”“认可日”等重要节点,强化宣传引导、培训指导、树立典型推广,以更强的保障抓好试点建设。
2024-10-11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制造”升级“智造”,推动质量管理变革创新
一、企业简介浙江某集团特种电子电缆有限公司始创于1989年,是一家电线电缆制造厂家,主要产品包括同轴电缆、同轴电缆配件、工业运动线缆、AV线、HDMI、USB2.0/3.0线等,有员工90余名,年产值9000万余元。公司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UL安全规范认证、CSA的产品提名,HDMI验证检验和通用电气GE和Thomson公司的质量管理审核。二、公司急需解决的质量管理问题公司高层管理团队通过对公司管理和生产现状进行摸底,发现以下急需解决的质量管理问题:(一)管理机制缺乏横向沟通随着公司发展扩大,企业团队规模扩张,部门数量增多,原有的垂直管理模式阻碍部门间互相沟通,造成项目订单调度出现机器负载不均衡、人员工时分配不均等现象。(二)车间的智能改造缺乏系统设计(三)强化生产数据电子化管理,增强机器判断力搭建生产指挥中心管理平台、MES系统服务器、AGV自动配送系统和一体机操作台等,通过全流程电子化替代、全条码管理以及生产和物控数据可视化,推进产品物料、工序、工艺数据电子化。质量小组在数据电子化基础上,从电缆生产车间的实际调度需求出发,设计电缆生产车间调度管理系统,每台机器日生产任务显示在屏幕上,所有订单通过远程下单进行制造,辅以人工监测,实现了生产计划排产智能化。(四)增设实时监视可视化系统,实时调控产品品质在智慧化系统中增设实时监视可视化建设产品,结合MES系统实现产品工艺参数与产品性能之间的自动对应关系,实现检测数据的实时传递,对成品生产批次、加工过程、原料供应全生命周期信息进行监测与追溯。以电线电缆行业产品质量标准为低要求,设置系统自动预警数值,监测数值不达标立即弹窗警告,协助工作人员及时调控对产品品质形成不良影响的参数,及早洞察并终止不合规加工,提升产品生产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目前行业低价值品类市场同质化竞争严重,公司一直希望通过智能改造提高设计生产能力,但新投产软件及设备与原有车间缺乏系统规划,导致设备过剩或闲置,改造收效甚微。三、提升行动主要做法在质量提升行动帮扶机构专家指导下,公司运用ISO9000标准质量管理原则,充分发挥领导作用和运用质量管理体系PDCA运行思路,分析查找问题原因,制定行之有效的改进方案,实现“智造”升级。公司高层管理团队组织行政部、事业部等各门质量负责人,按照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PDCA思路,对管理质量进行分析,发现构成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在公司的内部管理上缺乏统一的运行策划,内部管理质量控制薄弱。公司订单需求以”多品种”“小批量"为主,但各个部门在管理方面“闭门造车”,导致整体生产调度不协调,出现工时定额等数据变更不及时、订单品类或产量不明导致库存积压等问题。二是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对新设备的使用缺乏规划和监测。公司通过“机器换人”的手段对传统车间实施改造,但仍然以人工排产为主,对各工序工时掌握不准确。当机器故障、物料供应不足、订单变动等情况发生时,人工反应速度慢,资金和资源的无效投入占比大。为解决上述问题,公司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实施改进提升:(一)突出领导作用,建立质量管理核心机构在帮扶机构的指导下,成立以总经理为质量代表,事业部为核心部门的质量管理小组,统一安排质量工作。质量管理小组根据公司的发展背景及未来预期发展方向,制定长期质量目标“制造”升级“智造”,即搭建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拥有自主知识、全制程自动化的电线电缆生产线并投入运行,实现生产流程的自动化与协同,降低生产运营成本,提高整体的质量控制管理可视化。四、企业质量提升成效(一)生产效率提升。公司上一年度研发投入1700余万元,在生产线布局应用智能系统,工厂原有的生产力成倍提升,原本需要20天生产的订单量,现10天内即可完成,2023年设备利用率达到59%。(二)提升技术人员能力,加强人机磨合(二)产品不良率下降。自主研发的运营监控系统,在一季度内实现有效预警3次,及时组织2批次不良品持续生产,保证了产品质量稳定性,线缆一次生产合格率同比增长15%,订单突破90%。(三)顾客满意度增长。收集记录客户和消费者的意见和建议显示,2023年基本未发生由于产品问题引起的退换货事件,年均顾客满意度稳定保持在98%。带领技术员工学习设备结构及原理、工艺流程,加强人机磨合,将引进的先进生产设备和系统真正运转起来。质量管理小组设计开发设备结构及原理、工艺流程等技术课程,总经理带领技术员工通过教师讲堂、视频、PPT、每日设备一题分享、班组交流等多种方式学习技术知识,并外聘技术专家针对设计工程师等涉及人机交互的关键技术岗位进行面对面帮扶培训指导,使技术员工了解和掌握新设备、新系统的操作和应用,培养与机器协同工作的能力,加强人机磨合,将引进的先进生产设备和系统真正运转起来,提高车间班组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四)经济效益提高。公司通过进行智能制造转型升级,主营业务增速迅猛,2023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2%,净利润同比增加25%。五、专家点评小微企业在规模扩大发展中,通过应用质量管理体系原则,发挥领导作用,打造数字化支撑平台,增强生产管理活动的目标化、数字化、透明化,为中小企业探索智能化路径提供了有效参考。
1
2
3
4
5
6
...
70
71
共843条 71页,到第
页
确定
CopyRight
©
2013 常州检通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15009843号-1
百度一下
关闭
13775602470
18921002897
工作日:8:00-18:00
周 六:9:00-18:00
QQ在线
QQ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