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75602470
网站首页
公司简介
相关资讯
检测服务
体系认证
产品认证
证书展示
联系我们
在线留言
关于我们
相关资讯
检测服务
体系认证
产品认证
证书展示
案例展示
联系我们
常州检通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联系人:万经理,张经理
手 机:13775602470
手 机:18921002897
网 址:http://www.czjttest.com
邮 箱:13775602470@163.com
地 址:中国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通江大道391号
相关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相关资讯
2023-10-11
多家国际组织报道中国质量认证获证组织一百万家活动
9月26日,市场监管总局在北京举行“中国质量认证获证组织一百万家”宣传活动。截至目前,我国共批准设立1261家认证机构,累计颁发有效的产品、管理体系、服务认证证书361万余张,获证组织突破100万家。中国质量认证获证组织突破一百万家,这是中国质量认证事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也是新时代质量认证工作的新起点,中国质量认证事业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国际电工委员会电工产品及零部件合格评定证书互认体系(IECEE)、国际电工委员会防爆电气安全认证体系(IECEx)、国际电工委员会可再生能源互认体系(IECRE)等多家国际组织对此表示祝贺并在官网进行了报道。
2023-10-10
认证机构的认可信息可在这个权威平台查询啦
想查询认证机构是否获得了CNAS认可?或者想查询获证组织的证书上有没有CNAS标识?从9月底起,这些信息都可以在全国认证认可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上查询啦!全国认证认可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简称:认E云)是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建设的官方查询平台,在认证结果、从业机构、从业人员等方面为社会公众提供统一、权威、全面的信息数据查询服务。登录全国认证认可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在“从业机构”和“认证结果”栏目中,均增加了“具有CNAS标识”这一查询条件。在查询时勾选“具有CNAS标识”,获得CNAS认可的全部认证机构名录,以及获得CNAS认可的认证机构认证的组织名录,都会一目了然地展现出来。截至目前,我国共批准设立1261家认证机构,累计颁发有效的产品、管理体系、服务认证证书361万余张,获证组织突破100万家,位居世界前列。其中,获得CNAS认可的认证机构252家,获认证认可机构颁发有效的认证证书达到165万余张。
2023-10-09
我国质量认证获证组织突破一百万家
9月26日,市场监管总局在京举行“中国质量认证获证组织一百万家”宣传活动。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蒲淳出席宣传活动并讲话。我国质量认证获证组织突破一百万家,这是我国质量认证事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也是新时代质量认证工作的新起点。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在质量强国战略的推动下,我国质量认证事业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成效显著。通过质量认证,有效提高了我国企业管理水平和产品、服务质量,有力推动了产业结构不断升级、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显著增强了我国经济发展质量和国际竞争力。质量认证创造的价值,让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消费者受益,助推了中国和世界经济共同繁荣发展。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质量认证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胸怀“国之大者”,牢记“局之要务”,以市场化、国际化、专业化、集约化、规范化为导向,加快完善统一管理、共同实施、权威公信、通用互认的质量认证体系,要围绕强国建设目标,不断提升质量认证工作成效,加强自身能力建设,不断优化质量认证专业服务,推动各方共同参与,不断扩大质量认证社会影响,努力开创新时代质量认证工作新局面,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新贡献。我国质量认证工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经过40多年发展,已构建起与国际全面接轨的中国特色质量认证体系,质量认证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所有产业门类,并向政府监管、社会治理等各领域延伸。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质量认证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从事认证服务的机构数量增长6倍,颁发各类认证的证书数量增长3倍,获得认证的企业数量增长1.5倍。截至目前,我国共批准设立1261家认证机构,累计颁发有效的产品、管理体系、服务认证证书361万余张,获证组织突破100万家,位居世界前列。活动上发布了《中国质量认证发展报告》。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海舟,全国认证认可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特邀单位,以及认证认可领域国际组织、行业协会、从业机构、获证企业的代表参加活动。
2023-10-08
国家认监委关于发布电动自行车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的公告
2023年第18号为落实《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印发〈加强电动自行车全链条安全监管重点工作任务及分工方案〉的通知》(安委〔2022〕10号)文件精神,强化电动自行车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国家认监委对《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 电动自行车》进行了修订,现予以发布,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 电动自行车》(CNCA-C11-16:2021)同时废止。相关指定认证机构应依据新版规则和已发布的强制性产品认证通用实施规则要求,制定对应的认证实施细则并向国家认监委备案。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指定认证机构应按照新版规则实施认证及颁发证书。此前已经颁发的有效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可继续使用,认证证书转换工作采取到期换证、产品变更、标准换版等自然过渡的方式完成。
2023-10-07
江西省市场监管局组织开展2023年“服务认证体验周”活动
为让公众真实感受服务认证对于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与幸福感,增强服务社会的社会认知,9月20日上午,江西省市场监管局、鹰潭市市场监管局共同举办以“优化服务供给 推动服务发展”为主题的信息安全服务认证体验周活动。企业代表、社会民众、新闻媒体和省、市、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同志参加活动。在江西智慧云测安全检测中心股份有限公司,大家参观了公司成果展厅、实验室检测环境、设备以及检测流程,听工作人员讲解芯片、终端及信息系统所面临的威胁、自身存在的脆弱性以及各种抵御威胁的防护对策和整改措施。在座谈交流环节,参会人员查看了公司认证资料,详细了解信息安全服务认证步骤和方法。企业代表介绍公司发展情况,以及获得信息安全服务认证后在推进服务体系建设、向消费者提供高质量服务等方面取得的成效。通过参观体验,大家充分认识到认证服务在保障数据安全、保障个人信息安全等方面的积极作用。随着国内外安全形势变化以及数字经济兴起,信息安全、数据安全显得尤为重要。信息安全服务资质认证作为新生力量,需求日渐旺盛,发展速度迅猛。截至2023年8月底,全省共有服务认证证书1498张,与上年同比(下同)增长23.2%;涉及获证组织792家,同比增长13.8%。其中,信息安全服务资质认证证书119张,与上年同比增长46.9%;获证组织53家,与上年同比增长60.6%。
2023-09-27
突破12万!河北各级开展质量认证系列宣传体验周活动
9月14日上午,由河北省市场监管局主办,承德市市场监管局、丰宁满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承办的2023年全省“绿色产品认证与标识宣传周”“有机产品认证宣传周”“服务认证体验周”启动仪式暨承德市丰宁县有机产品认证宣传展示活动在丰宁满族自治县举行。本次活动旨在进一步推进绿色产品认证、有机产品认证和服务认证工作,宣传质量认证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积极作用,营造“懂认证、做认证、用认证”的良好氛围。活动期间,部分市县(区)局、获证组织、认证机构的代表进行了交流发言和座谈,现场体验观摩各地有机产品获证企业展示的产品,分享河北省绿色产品认证、有机产品认证、服务认证工作成果和经验,共同推动质量认证公信力的采信,为助力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聚焦智慧汇聚力量。截至8月底,河北省有效认证证书122847张,全国排名第9。其中,绿色产品(食品)认证证书2586张,有机产品认证证书724张,服务认证证书1558张。河北省质量认证系列宣传体验周启动仪式后,各级市场监管部门相继以多渠道、多形式开展质量认证系列宣传体验活动,传递认证价值和理念。石家庄市市场监管局在河北东明家具博览有限公司联合三级市场监管部门举办了“‘绿’动生活‘碳’索未来”为主题的“绿色产品认证与标识宣传周”活动,倡导绿色低碳消费,推动绿色低碳生产和生活方式;唐山市市场监管局制作了“有机产品认证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的“我为家乡代言、我为有机宣传”系列小视频,展示了遵化、迁西、曹妃甸的地域风貌特色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保定市绿色产品认证与标识宣传周、有机产品认证宣传周、服务认证体验周在望都启动,部署安排全市质量认证系列宣传体验周活动;邢台市质量认证系列宣传体验周在玉锋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启动,探讨企业发展思路,介绍有机、绿色产品认证经验做法。定州市、阜平县、涞源县、沙河市、平乡县、滦州市、滦南县等地分别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积极开展喜闻乐见、寓教于乐、贴近生活、体现创新特点的系列宣传活动,推动绿色产品、有机产品和服务认证进企业、商超、社区、农户、学校,讲解认证制度及相关知识,发放宣传手册、设置咨询台、产品展示等形式引导社会各方更多了解质量认证工作,进一步促进区域产业经济高质量健康发展。“质量月”期间,河北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还将持续组织开展质量认证系列宣传活动,大力宣传认证的核心价值,助力服务河北绿色发展、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
2023-09-18
2023年“全国质量认证系列宣传体验周”活动在安徽合肥启动
9月13日,由市场监管总局主办的2023年度“全国质量认证系列宣传体验周”在安徽省合肥市举行启动仪式,全面启动“绿色产品认证与标识宣传周”“有机产品认证宣传周”“服务认证体验周”系列宣传活动,旨在大力宣传质量认证的成效作用,彰显质量认证的核心价值,提升全社会关注度,推动质量认证工作的深入开展。启动仪式上,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2023年度有机产品认证和产业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有机报告》),签署了绿色产品认证赋能安徽智能家电产业高质量发展合作协议,上线了中国服务认证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有机报告》显示,2022年底,全国有1.6万家企业获得了2.6万多张有机产品认证证书。2022年发证数量相较于2015年增幅高达99.8%。我国已成为全球第四大有机农业种植国,2022年我国有机产品销售额高达877.6亿元,连续多年位列全球第四。有机产品认证积极探索了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同步推进的创新经验。 在绿色产品认证方面,目前已覆盖电器电子、洗涤用品、厨卫五金等90余种与消费者密切相关的产品,共发出绿色产品认证证书2.4万张,涉及获证企业4.6千家,成为引领绿色消费和加快产业绿色转型升级重要抓手,为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新动能。在服务认证方面,截至目前,具有服务认证资质的认证机构覆盖了服务业全部22个大类,累计颁发有效服务认证证书6.8万张,获证企业4.5万家,机构改革五年间分别增长12.3倍和9.6倍,呈现出跨越性增长的局面。关于提升质量认证工作,市场监管总局相关司局负责人表示,一是要突出价值体现,提升质量认证宣传效果。讲好质量认证故事,用理论和事实证明质量认证创造的价值,不断增强社会各方对质量认证的获得感。二是要突出导向效应,推动质量认证高质量发展。秉持“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行业”的方针,抓牢“专业化、公信力”的主线,彰显“质量认证创造价值”的导向。三是要突出共建共享,凝聚质量认证工作合力。引导从业机构增强服务意识和服务本领,在全社会营造“懂认证、用认证”的良好氛围,最大程度凝聚起推动质量认证工作的蓬勃力量。
2023-09-11
我国建立农作物种子认证制度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种业振兴行动有关部署要求,发挥质量认证对提升种子质量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的作用,加快推动农作物种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农业增产增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近日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开展农作物种子认证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标志着国家统一推行的农作物种子认证制度正式建立。《实施意见》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确定了农作物种子认证“统一管理、共同规范、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工作原则,明确了市场监管总局和农业农村部在相关工作中的职责分工。二是明确了农作物种子认证机构的资质条件、审批程序和行为规范要求。三是制定了农作物种子认证推广应用的有关措施,鼓励种子企业获得认证。四是规定了市场监管部门、农业农村部门对农作物种子认证工作的监督管理措施。种子是发展现代农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种子认证是以高质量种子为目标、强调过程管理的标准化质量保证体系,是实现由“好品种”到“好种子”的有效途径,是体现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国际通行的种子质量管理模式,被誉为好种子的“信用证”、种子企业的“体检证”、国际贸易的“通行证”。实施农作物种子认证,不仅有利于提升种子质量和种子企业质量管理水平,而且可以提升我国种业的国际竞争力,对推动我国种子“走出去”意义重大。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和农业农村部还将制订发布农作物种子认证目录、认证实施规则、技术规范等配套文件,并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开展农作物种子认证制度宣传和政策解读,推动行业管理、市场流通等领域采信认证结果,共同推进认证工作全面实施。
2023-09-09
首批质量认证“小而美”国际互认合作优秀案例出炉
9月6日,首批质量认证“小而美”国际互认合作优秀案例在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会“合格评定服务贸易便利化论坛”上发布。本次案例评选活动由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认监委)组织,旨在总结推广质量认证国际互认合作成果,助力开放合作和贸易便利,彰显质量认证“传递信任、服务发展”的核心价值。经自主申报和专家评审,从助力双循环畅通、解决产业急需、惠及民生消费、填补制度空白等四个方面评选出12个优秀案例。助力双循环畅通类案例中主要针对国际国内市场“堵点”,发挥质量认证作为国际通行的贸易便利工具,在促进市场规则对接、消除贸易壁垒等方面的优势,通过达成多双边互认安排、便利市场准入条件国际认证等途径,保障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促进国内外市场开放与要素流动,提升贸易便利化和内外贸一体化水平。解决产业急需类案例中主要针对汽车、新能源、工程装备等产业领域企业面临的质量受限、出口受阻等实际困难,帮助企业通过认证提高质量管理水平,满足市场准入要求,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和贸易风险,助力外贸保稳提质和产业转型升级。惠及民生消费类案例中主要针对国内外民众对质量、安全、健康、绿色、智能等消费新需求,发挥质量认证服务民生、指导消费等功能,促进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改善市场供给,营造放心消费环境,帮助消费者实现“优选”,释放消费升级红利。填补制度空白类案例中主要针对国际和区域间认证制度及互认安排存在的不足,积极参与国际电工委员会等国际组织的合格评定标准规则制定,探索建立“一带一路”重点国家互认共享新模式,在安防、家电、可再生能源等领域取得一批认证制度自主创新和合作共享成果。质量认证“小而美”国际互认合作优秀案例的发布,将为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供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模式,进一步丰富质量认证作为国际贸易“通行证”的时代内涵,推动质量认证国际合作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发展,更好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
2023-09-07
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2023合格评定服务贸易便利化论坛举办
9月6日,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共同主办的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2023合格评定服务贸易便利化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论坛聚焦“合格评定:提升全球产业链韧性与稳定”的主题,探讨通过合格评定的高质量发展,建设更高效的质量安全信任传递机制,健全覆盖产业链全过程的检验检测认证体系,促进全球产业链安全畅通和优化升级。市场监管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蒲淳,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会长张少刚出席论坛并致辞。会议指出,合格评定“传递信任,服务发展”,是国际通行的质量管理手段和贸易便利化工具,在支撑产业链质量提升、促进产业链可持续发展、维护全球产业链畅通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要围绕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强化合格评定创新能力;围绕引导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强化合格评定全过程服务能力;围绕促进产业链开放包容,强化合格评定便利贸易能力,切实维护产业链的韧性与稳定,有力支撑产业链向高端延伸、向国际拓展,更好服务于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会议强调,要以合格评定这把国际通用的钥匙凝聚起合作的共识与理念,携手推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共建共享,促进世界经济包容可持续增长。坚定信心开放合作,积极发挥合格评定的国际多边互认作用,推动世界经济走上持续复苏轨道;进一步深化互信互认,促进国际贸易交往便利开展,实现合作共赢发展;积极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积极参与和引领国际标准与规则制定,充分利用合格评定手段,强化绿色贸易产业链条,提升中国制造、中国服务的质量和国际竞争力。中国工程院院士舒印彪、中国美国商会总裁何迈可、国际检验检测认证理事会总干事汉娜﹒泰迪等嘉宾发表演讲。论坛期间,发布《中国质量认证国际合作报告》《质量认证“小而美”国际互认合作优秀案例》、国际标准化组织《合格评定传递产业链信任》中文版等成果。本次论坛由中国贸促会商业行业委员会、中国认证认可协会承办。
2023-08-29
生态低碳茶首获认证为绿色赋能带来什么?
发展生态低碳茶,正是要将绿色、低碳、生态茶产品的“含绿量”转化为品牌“含金量”,将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在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践行绿色生产,倡导低碳生活,为达成“双碳”目标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茶带雨香,龙井翠绿。”徜徉浙江杭州西湖,于湖光山色间,品一杯香茗是再惬意不过的事了。茶香源自良好的产地环境,反过来也为产地的环境增色不少。在西湖风景名胜区的青山碧水间,有200多亩茶园与众不同。这个茶园里不止有修剪有型的茶树,更有郁郁葱葱的生态林,杉树、桂花树高低错落,掩映着一排排茶树,自成一派层峦叠翠的自然风光。杭州龙冠实业有限公司生产总监孙业良对这片茶园情有独钟,“2022年5月21日,我们获得了生态低碳茶企认证,这是全国首批。”他言语间带着自豪。在今年举行的第五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上,包括龙冠实业在内的全国首批51家生态低碳茶认证企业携生态低碳茶产品参展,一经亮相,就引起业界关注。这是国内首批进入市场、经过认证的低碳茶叶产品,而茶叶也是我国农业领域首个系统打造的低碳农产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未来一段时期内的重大战略目标。在农业产业的诸多门类中,茶产业被视作富民产业、绿色产业和健康产业,不仅在减排固碳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而且有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内在要求。发展生态低碳茶,正是要将绿色、低碳、生态茶产品的“含绿量”转化为品牌“含金量”,将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在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践行绿色生产,倡导低碳生活,为达成“双碳”目标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那么,茶叶为何能在生态低碳的路上先行一步,什么样的茶才是生态低碳茶,生态低碳茶的效益究竟怎样,这一认证又将如何影响茶产业发展?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和生产企业。茶叶为何能“先行先试”?生态,给人最直观的印象是绿色,而茶正是这样一种绿色的存在。不同于粮食作物和其他经济作物,茶在绿色发展和生态保护方面具有天然优势。茶树属山茶科山茶属,为多年生常绿木本植物,即使不在采摘期,茶园几乎一年四季也是绿油油的。肉眼可见的绿色之外,绿色生产、环境友好这些内涵更为关键。喝茶本身就是为了健康,生态、绿色、低碳、有机的茶叶近年来备受关注。我国作为世界第一茶业大国,茶园面积及茶叶年产量稳居世界第一。经过多年发展,茶业绿色底蕴更加鲜明,具有发展成为低碳农产品的基础和条件。有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覆盖率已达60%以上,在所有作物中位列第一。生态之外,固碳减排更是一项“硬指标”。“一般情况下,茶叶无论是在种植端还是加工端都有一定的碳排放,这就要求我们在茶叶生产过程中运用多种措施进行固碳和减碳。”孙业良对生态低碳茶的生产要求了然于胸。2021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中国农业科学院联合发布了全球首个碳中和报告。在这个报告中,研究者以3个示范茶园为例,核算了茶叶从种植、加工、储存、运输和消费的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确定茶叶碳足迹。其中,加工和种植环节碳排放较高。2022年,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简称全国农技中心)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启动茶产业碳排放研究,调查了18个省36个县共240家茶企茶叶生产中各个环节碳排放的情况。初步结果显示,种植环节碳排放占比50.5%,加工环节占比29.4%。另外,调研结果表明,茶叶种植环节具有明显减排潜力。采用生态低碳茶技术的企业茶园碳排放下降了61%,完成生态低碳茶认证的企业茶园碳排放下降73%。记者了解到,当前茶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质量安全隐患、生态环境退化等共性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由此,在“双碳”的战略目标之下,天然具有生态属性且产业基础较好的茶产业,生态低碳就成了产业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也就是在2021年,全国农技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杭州中农质量认证中心等单位在充分研究当前茶产业存在的问题基础上,开始联合研发推广生态低碳茶技术体系。该体系以生态茶园为基础,全面系统应用绿色低碳生产技术,力求实现化学投入品减施高效、生产过程环境友好、茶叶产品优质安全、生态低碳价值有效转化。“生态低碳茶作为一个新型茶叶可持续生产技术体系,最突出特质就是生态和低碳,目标就是真正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全国农技中心园艺处副处长冷杨告诉记者,在“双碳”战略和“两山”理论的背景下,生态低碳茶旨在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助力茶叶品牌打造,促进茶园碳汇交易,把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效益。生态低碳茶“长”什么样?记者拿到经过认证的一款生态低碳茶产品,乍看起来,它与市面上其他茶叶并无二致。但是包装上由杭州中农质量认证中心发放的“生态低碳认证”标识,表明它的“前生今世”不一般。其实,生态低碳茶的“工夫”远在“识”外。据全国农技中心总农艺师王积军介绍,生态低碳茶就是以茶树为核心,通过科学构建和管理茶园及周边生态环境,创造适宜茶树生长、环境优美的茶园生态系统,综合运用一系列固碳减排技术措施,增加茶园生态系统碳固定,降低茶园管理以及茶叶加工过程碳排放,最终获得优质、安全、低碳,且通过专业机构认证的茶叶产品。相较于常规茶园,生态低碳茶园给记者最强烈的感受就是树多、生物多样性丰富。绵延起伏青山间,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浏园生态茶园里,一垄垄青翠的茶树与一排排浓绿的防风林错落有致。炎炎夏日置身其间,溽热一扫而光,令人倍感神清气爽。“日照地处北方,茶叶越冬休眠期长。我们茶园采用生态防风林模式,解决北方茶园冬季防风防冻问题。”浏园生态茶园负责人刘波说,茶园对生态保护十分重视,一方面通过绿色生态、有机栽培提高茶叶品质,另一方面种植生态防风林防冻的同时也保护茶园环境。浙江安吉县宋茗白茶有限公司的茶园同样是“长”在森林里。公司创立于2007年,开辟的白茶基地已逾3000亩,还通过订单农业扩展基地5000余亩,辐射并带动了周边近千户农户。“我们最早做茶园规划的时候,还没有生态低碳茶这个概念。但公司对自身发展要求一直较高,无论是长远的开垦种植,还是后续茶园管理,实际上都非常契合生态低碳茶的理念。”宋茗白茶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卓超说,建茶园的时候,看着优美生态环境和生态林,不忍破坏,决心全部保留下来。到了2016年,公司开始在茶园种植多种树木,当年种植的红豆杉、银杏还有金钱松等如今都变成参天大树,林下经济也发展起来了。生态低碳茶生产丰富了茶园的生物多样性,有利于降低病虫害的发生,减少化学农药使用,提升茶叶的质量安全水平。卓超说,单是施有机肥这一项,就对增加茶叶香气很有帮助,“茶叶的色、香、味、形都更好一些”,他对生态低碳茶园里产出来的产品非常自信。深谙饮茶之道的人常说,喝茶喝的是自然气息。茶树沐浴过的朝阳,饮过的晨露,吹过的清风,洗礼的雨雪,伴着鸟语花香、悠悠蝉鸣,当这些意向融入生态低碳茶中,喝茶人便与自然有了接触。系统打造是如何体现的?生产生态低碳茶是一项涉及生态茶园建设、固碳减排技术应用、专业机构认证的系统性工程,生态低碳的理念贯穿了产、加、销整个链条。王积军表示,近年来,全国农技中心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杭州中农质量认证中心等单位,利用中国茶产业联盟平台,积极促进生态低碳茶技术研发、推广和应用紧密衔接,构建推广生态低碳茶生产体系取得了初步成效。“首先是指导各地建成了一批生态茶园;其次是初步集成了一套绿色低碳生产技术,为发展生态低碳茶奠定基础。”王积军介绍,以技术集成为基础,全国农技中心还建立了一套生态低碳茶标准体系,编制发布了《生态茶园建设指南》等系列标准,为科学建设管理生态茶园和生产生态低碳茶提供了遵循。孙业良全程参与了公司的生态低碳茶认证工作。他感慨,生态低碳茶需要多项茶园建设配套技术和完善的管理标准体系,茶园建设并非一蹴而就。曾经的茶园并没有这么多绿化树木和生态林,变化就发生在最近几年。他们扩大种植树木,增加生态林面积,让生态林面积不小于茶园总面积的10%。茶园采用绿色病虫防治方式,减少化肥农药使用,固碳的同时也减少碳排放。的确,生产生态低碳茶,光有树远远不够,还需要营造更为和谐的生态环境。农业行业标准《生态茶园建设指南》和中国茶叶学会团体标准《生态低碳茶生产技术规范》对生态茶园建设及生态低碳茶生产过程中的茶园环境管理、土壤管理、病虫草害防控等方面作了具体规定。例如,茶园远离工厂区、垃圾场等污染源;近5年内未发生过污染事故或生态破坏事件;茶园生态用地面积宜占茶园总面积的10%以上;化学防治次数不超过2次/年;采用以草控草、人工除草等措施防控茶园草害,不得使用化学除草剂……每年10月开始,宋茗白茶种植基地都会在茶树下覆盖约10厘米厚稻草,总共有三四千斤,就像给茶树盖上了棉被。卓超说,他们2019年开始在茶园实行秸秆还田,不仅可以给茶树保温,还能减少化肥、农药等化学品投入,进而达到减少碳排放的效果。“这样覆盖有很多好处,因为稻草盖得比较厚,杂草就不会长出来了,省去了人工除草或者化学除草的环节。”据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李鑫介绍,不同的生态茶园会采用不同的模式来抑制杂草生长。例如,一些茶园采用在茶树行间种夏大豆、种冬油菜的模式,还有些茶园在茶树行间种植白三叶草等绿肥,以草控草,增加土壤肥力,达到节本增效的效果。经过多年实践和探索,生态低碳茶在固碳减排技术方面已经取得阶段性进展。在品种方面,目前选育出了“中茗7号”等耐贫瘠茶树品种和低碳高产品种。在技术方面,研发了茶园精准高效养分管理关键技术,减少化学肥料投入和温室气体排放。在茶叶加工方面,数字化精准加工技术和生物质燃料的广泛应用,都能够有效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系统地打造生态低碳茶,离不开生产端的“苦练内功”,也离不开消费端的价值实现,特别是要将生态低碳的理念有效传达到消费端,权威认证是关键一环。“认证的本质是传递信任、服务发展,生态低碳茶的认证,希望能为茶产业绿色低碳发展赋能,同时满足消费者对绿色茶产品消费的需求,促进茶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和茶农持续增收致富。”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茶叶质量认证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胡强介绍,生态低碳茶不仅对认证主体负责人的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有较高要求,而且认证程序要求严格,土壤、产品都按照国家相应标准进行严格检测,不能超标。认证时会派专职审核员对茶园环境、生产条件、管理体系进行全面审核,综合评定后才发放证书,取得证书非常不易。同时,取得证书后续监管也从严管理。记者了解到,首批取得生态低碳茶认证的51家茶叶企业分布在全国16个省份,低碳茶园认证面积有3万余亩,这在全国数千万亩的茶园面积中所占比例非常有限,但生态低碳茶认证的价值就在于通过发挥认证赋能的作用,一方面,从生产端引导行业加快集成一些可持续的生态低碳茶园种植模式;另一方面,在消费端满足绿色消费需求,培育生态消费市场,从而实现生态低碳茶的系统打造,切实带动茶产业低碳生产、绿色发展。怎样将“含绿量”转化成“含金量”?2023年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期间发布的《茶产业绿色低碳发展研究报告》指出,近年来茶产业在减排固碳技术应用方面取得一定进展,茶园化学投入品使用量下降,单位重量茶叶产品生产过程的碳排放呈现下降趋势。经历几次生态低碳茶园标准化建设和改造,龙冠茶园的生态效益逐渐显现。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对龙冠茶园的研究显示,茶园生态系统每公顷(每15亩)每年可固碳8.9吨。因避免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从而防止土壤板结等问题的发生,维护土壤的健康状态。通过茶园绿色防控措施的持续实施,龙冠茶园2年内未发生茶园虫害大爆发。“茶园生态系统每年都可以实现固碳减排标准,还为各种生物提供了栖息地和食物来源,有助于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土壤健康状态,长久来看,能给茶农带来更多收入。”孙业良说。记者了解到,龙冠茶园开展绿色防控,能节省30%的化学农药投入成本、35%的人工成本;加上茶叶加工环节的能源消耗降低8%以上,据测算,最终茶叶的生产成本能降低10%左右。将生态低碳茶的“含绿量”真正转化成“含金量”,除了在生产端下功夫,还要在消费端做文章。为了让生态低碳的过程可知、可靠、可感,龙冠实业搭建了生态低碳茶园智慧管理平台,不仅直接服务于生产管理决策,助力达成茶园精准防治、节本增效和生态低碳目标,而且能将茶树生长、采收、质检、加工包装情况等数据整合形成追溯信息,以二维码的形式展示给消费者,确保茶叶品质可追溯,提升品牌形象和品牌价值。“目前认证过的生态低碳茶刚上市不久,还未统计纯粹的生态低碳茶销售情况,但是我们很看好这个产品,对生产生态低碳茶还是很有信心的。”孙业良表示,期待销售方面得到消费者的认可。看好生态低碳茶的,不止孙业良。在湖南湘西的十八洞村,湘西七绣坊苗服饰文化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石佳也把目光投向了茶叶生产。在当地茶叶协会的帮助下,石佳号召村民成立了茶叶种植合作社,茶园面积有1806亩。合作社一开始就按照生态茶园的标准种茶,2022年茶叶销售额实现500万元,成功让486个绣
2023-08-18
长三角地区持续深化认证认可检验检测领域合作
近日,长三角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监管一体化工作会议在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召开。 会议指出,今年以来,长三角地区一市三省市场监管局持续深化认证认可检验检测领域合作,推动相互赋能、共同提升,聚力落实《长三角市场监管一体化发展“十四五”规划》,按照年度合作事项和时间表,不断完善交流合作机制,着重加强区域间高效对接,推动技术资源共享,加强联动监管,推动市场秩序共治。 会议通报了2023年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监管和一体化合作事项,长三角一市三省市场监管局交流了2023年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监管工作和长三角一体化工作安排,审议了《长三角地区检验检测认证监管专家库管理办法》。会议明确,下半年,长三角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监管一体化要做好5方面重点工作:一是研究制定《长三角地区检验检测认证监管专家库管理办法》,筹备成立长三角一市三省资质认定评审专家库,实现共建共享;二是联合开展2023年长三角地区检验检测机构能力验证工作,在参加范围、项目要求、实施过程、内容通报等方面保持统一,持续推动检验检测结果互认和能力整体提升;三是持续开展检验检测机构联合监督检查,聚焦环境、食品、机动车等重点领域,互派执法人员和技术专家,形成区域共治监管合力;四是联合制定发布长三角地方标准《检验检测机构能力验证技术规范》和长三角检验检测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典型案例;五是持续推进长三角绿色产品认证一体化相关工作,促进民宿认证落地实施。 会议强调,要坚持协同发力、同频共振,按照本次会议议定事项,不断强化检验检测认证机构联合监督检查,推动检验检测认证市场共治;加快专家库管理办法修改完善和文件出台,实现专家资源共享;推进能力验证活动,按照一市三省既定的能力验证项目,加快活动筹备和组织工作,并及时通报能力验证结果,引导技术机构加强能力建设;推行绿色认证,尤其是要着重发挥长三角地区在旅游文化资源、消费市场等方面的天然优势,推进乡村民宿服务认证,助力打造长三角绿色认证一体化和绿色先行区建设。 会议现场为安徽省黄山市黟县拾庭画驿乡村酒店、泊隐民国里客栈、西递淡园精品客栈颁发了安徽省首批民宿服务认证证书。与会人员还一同实地观摩了解黟县“五黑”(黑茶、黑果、黑粮、黑鸡、黑猪)产业及民宿产业发展情况。
1
2
...
6
7
8
9
10
...
70
71
共843条 71页,到第
页
确定
CopyRight
©
2013 常州检通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15009843号-1
百度一下
关闭
13775602470
18921002897
工作日:8:00-18:00
周 六:9:00-18:00
QQ在线
QQ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