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75602470
网站首页
公司简介
相关资讯
检测服务
体系认证
产品认证
证书展示
联系我们
在线留言
关于我们
相关资讯
检测服务
体系认证
产品认证
证书展示
案例展示
联系我们
常州检通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联系人:万经理,张经理
手 机:13775602470
手 机:18921002897
网 址:http://www.czjttest.com
邮 箱:czjttest@126.com
地 址:中国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通江大道391号
相关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相关资讯
2024-03-27
走近3·15,放心消费质量认证在行动——传递信任 放心消费
质量认证是国际通行的质量管理手段和贸易便利化工具,被誉为质量管理的“体检证”、市场经济的“信用证”、国际贸易的“通行证”。对于消费者而言,质量认证可以从供给端发挥“保底线”“拉高线”的作用,严把产品质量关和市场准入关,引导企业加强质量管理,促进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可以从需求端为消费者提供质量证明,指导消费行为,增强消费信心,保障消费者放心消费。截至2023年底,我国共颁发产品、管理体系、服务等各类认证证书375.9万余张,涉及102.4万余家企业和组织。其中,产品认证证书163.8万张、管理体系认证证书204.9万张、服务认证证书7.2万张,为营造安全、的放心消费环境提供了切实保障。守护安全“底线”,强化消费安全。对涉及安全、健康、环保的家用电器、汽车、玩具等16大类96种产品依法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CCC认证),累计颁发有效CCC认证证书49.1万张,引导消费者“识目录、 看标志”,选购通过CCC认证的安全产品。将安全风险较高、与消费者人身健康密切相关的电子电器产品使用的锂电池和电池组、移动电源(充电宝)等产品纳入CCC认证管理范围。拉升质量“高线”,促进消费升级。大力推行有机产品、绿色产品、智能家电等高端品质认证和商品售后服务、养老、健康等服务认证,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营造放心消费环境。在与消费者密切相关的领域,建立实施农作物种子、生态纺织产品、新能源汽车、网络安全服务等认证制度,为消费者“衣食住行”提供全方位质量安全保障。全国共有1.8万家企业获得了2.9万余张有机产品认证证书,2023年我国有机产品销售额高达870多亿元,位列全球第四。加快构建统一的绿色产品认证和标识体系,已覆盖包括建材、快递包装等90多种与消费者密切相关的产品,共颁发统一的绿色产品认证证书近2.6万张,获证企业6千多家。仅2023年上半年,绿色建材营业收入就超过1000亿元,同比增长20%以上。聚焦电商行业发展需求,大力推行商品售后良好服务认证,共发放商品售后服务认证证书3万余张,涉及获证组织2.8万余家,有效规范了商品销售行为,提高了售后服务质量。促进国际贸易提质增效,方便消费者选购国际市场商品。我国已与新西兰、丹麦、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签订电子电器、有机产品等多份互认协议,为消费者从国际市场选购商品提供了便利。同时,积极推动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鼓励企业按照相同标准生产达到相同质量水准的出口产品和内销产品,目前“三同”产品销售额已突破8亿元。大力推行“湾区认证”,已公布15个“湾区认证”项目,通过“一次认证,三地通行”模式,促进高品质产品和服务在大湾区流通。同时引入质量信息公示、承诺赔付、销售商负首责等制度,为消费者维权提供了更加完善的制度保障。开展虚假认证专项整治行动,为消费者提供质量认证信用保障。联合公安部,打击网络售卖虚假认证证书、从事虚假认证活动等违法行为,查办相关违法违规行为822起,立案处罚531件,罚没款金额936.55万元。建立虚假认证网络监测模型,下架虚假认证网店,清理删除涉嫌虚假认证和宣传信息。通过严格监管和有力整治,切实保障质量认证结果可信,为消费者“盲选”“优选”提供了信用保障。
2024-03-26
组织开展认可工作质量评估 助力认证认可检验检测高质量发展
认可作为国家质量基础设施(NQI)的重要支柱和市场有序运行的基础性制度,在改善市场供给质量、优化市场营商环境、促进国际贸易便利化以及提高政府监管效能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市场监管总局认可检测司组织总局认研中心开展了认可工作质量评估,评估以我国检验检测认证行业发展活跃、认可需求旺盛、在全国具有代表性的上海市检验检测机构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座谈走访、问卷调查等形式,围绕服务质量、工作效率、认可效益等维度,展开全链条、全生命周期、全环节认可工作质量评价,总结认可工作经验并提出了建议。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认可检测司将继续组织从事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的科研机构开展对湖北省、四川省等地区的认可工作质量评估,持续推动认可服务提升质量,发挥其助力检验检测认证高质量发展的作用。
2024-03-25
走近3·15,放心消费质量认证在行动——内蒙古:质量认证助推“蒙”字标产品走向“大市场”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创新开展了以质量认证打造“蒙”字标品牌行动,采用“标准+认证”方式,对内蒙古特色产品开展质量认证。经过5年的不懈努力,“蒙”字标已经成为具有鲜明内蒙古特色的区域品牌,受到了社会各界和广大消费者广泛关注和高度认可。“蒙”字标已研制发布认证标准73项,获证企业60家、认证产品500种以上,正在研制新标准30项,培育企业323家,基本覆盖全区优势特色产业。破解“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堵点”问题,让内蒙古“闺中宝”走出大草原。“蒙”字标把国际通行的认证手段运用到品牌打造中,创建了“蒙”字标认证“五大体系”,即标准体系、认证体系、产业体系、质量管控体系和综合服务体系,采取“以认证、选真品”的方式,让内蒙古好东西变成好产品,让好产品的真实品质看得见。在此基础上,狠抓品牌传播,给企业创造更多“走出去”的条件。联通“推动更多产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节点”问题,让内蒙古好产品“走向大市场”。自治区建立了品牌推进“六项机制”,即与自治区相关厅局的联系机制、与大学和科研院所的联络机制、与各级品牌推进部门和商协会的联合机制、与龙头企业的联动机制、与区外区域品牌的合作机制和科学严格的品牌建设监督管理机制,打牢了“走向大市场”的坚实基础。比如,通过与深圳“圳品”、吉林“吉致吉品”的合作,实现了“大草原”与“大市场”的信任链接和市场对接。解决“好东西卖不上好价钱”的“痛点”问题,让内蒙古好品牌“卖上好价钱”。“蒙”字标充分发挥认证的“传递信任、保障品质”的核心价值,通过认证,把内蒙古区域优势、资源优势、生态优势、质量优势、人文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真正实现“蒙”字标为企业和产品赋能,让好产品实至名归、物有所值,获证企业品牌效益普遍提升。坚持“绿色有机品牌打造”的发展“方向”,让内蒙古“绿色有机”行稳致远。“蒙”字标坚持“高标准、严认证”的原则,在建立“蒙”字标标准体系时,以“绿色”为基础和基线、以“有机”为和发展,确保在“绿色有机”的发展之路上行稳致远。“蒙”字标认证标准体系被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评价为“标准质量特征指标突出,关键指标优于国家标准且接轨国际标准,处于国内领跑地位”。下一步,自治区将精心谋划“蒙”字标发展规划,优化完善“蒙”字标推进机制,扎实推进“蒙”字标认证工作,深入开展“蒙”字标——大草原优品宣传推介。力争到2024年底,“蒙”字标认证标准达到120项、获证企业达到80家以上、培育企业400家以上,覆盖自治区优势特色产业。
2024-03-22
走近3·15,放心消费质量认证在行动——甘肃:深入推动质量认证 营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
2023年以来,甘肃省按照“讲政治、强监管、促发展、保安全”工作思路,深入推动质量认证,营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着力规范行业市场秩序。联合省公安厅集中开展虚假认证专项整治行动,检查各类获证企业565家,监督抽查认证活动789起,排查认证证书1058张,查处虚假认证和检验检测机构违法违规行为7起,立案处罚3件,罚没金额15万元。加强强制性产品认证活动监管,严查出具不实检验检测数据报告等行为,共检查获证企业360余家次。检查强制性产品认证生产销售企业共2321家次,抽取产品检测92件,其中责令整改40家,立案查处21家。突出领域专项整治。加强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监管,组织各级各部门对辖区电动车生产经营主体等情况进行摸排,督促严格落实销售主体责任,履行进货检查验收和公示承诺制度,在销售场所醒目位置公示产品目录,限期主动处理不符合标准的产品。2023年以来,检查电动自行车经销企业3240次,查处销售不符合产品标准企业12家,责令停止销售涉案产品金额超20万元,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7.14万元。深入推动绿色有机认证。围绕农林牧果等特色优势产业,大力推进绿色、有机产品认证。组织对6个创建期已满的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县)进行考核验收,命名永靖、民勤、民乐、玉门4个县(市)为批“甘肃省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市)”。推动新型低碳环保节能产品认证,引导开展碳足迹、碳排放等试点工作。截至目前,全省共有绿色食品证书2039张,获证组织915家;有机产品证书373张,获证组织229家。
2024-03-20
走近3·15,放心消费质量认证在行动——河南:认证助推艾草企业提质增效 增强消费信心
自市场监管总局开展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以来,河南省市场监管局积极响应号召,突出地方特色产品,在南阳市开展艾草行业质量提升行动。南阳艾品质优良、叶片肥厚、含绒量大,是的生产原料。然而,家族式、作坊式经营模式、缺少标准化生产技术和管理人才等原因导致的“大而不强”一直是制约南阳艾产业发展的瓶颈。省市两级市场监管部门多次深入艾草企业,了解艾草企业的发展需求以及制约南阳艾产业发展的具体因素,采取省、市、区局三级联动,部门、机构、协会和企业四方协同的工作机制,联合中检集团专家老师逐家走访企业“把脉问诊”,找出影响企业发展的痛点、难点问题,一企一策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免费培训,跟进整改,指导企业建立符合行业和自身发展的管理体系,使各试点企业在生产环境优化、设备设施布局、质量管理意识、控本增效减负等方面都得到不同程度提升。试点企业一次交验合格率平均达到95%以上,返工率平均降低10%,顾客满意度平均达到92%以上,合同签约率平均达到90%以上。以认证为抓手引导南阳艾产品提质升级,促进南阳艾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传递信任,提升艾产品消费信心,为世界各地消费者提供了更加安全、可靠和满意的购物体验。
2024-03-19
走近3·15,放心消费质量认证在行动——河北:质量认证推动放心消费
河北省市场监管局积极发挥质量认证“传递信任、服务发展”的属性作用,持续创新认证监管方式、提高认证服务水平、扩大认证社会影响,用心用情用力推动放心消费。坚持“严监管、守底线”,用心推动放心消费。突出抓好CCC认证监管。严格落实季报告和风险预警制度,加强CCC认证产品和32个区域监管工作。持续抓好“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对57家认证机构、100家强制性产品认证生产企业、468家自愿性获证组织开展检查工作,对发现的问题依法依规进行处理。抓好认证机构监管。通过三个波次检查,对河北省认证机构监管实现了全覆盖。坚持“优服务、拉高线”,用情推动放心消费。持续推进小微企业质量提升。持续三年深入推动,累计培训小微企业2.28万家次、5.16万人次,社会效应和经济价值日益显现。积极推动“同线同标同质”。运用认证手段服务河北省企业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编印企业案例 40 个,发挥先行企业示范引路作用。深入推动绿色认证。联合河北省工信厅、住建厅等部门组织推荐46家企业开展绿色建材下乡活动。坚持“广宣传、扩影响”,用力推动放心消费。积极开展各类宣传活动,发布宣传报道205篇,线下宣传749次,发放资料9.5万份,提高认证关注度。会同北京、天津市场监管部门联合召开“引导绿色消费,畅享低碳生活”绿色产品认证推进会。综合运用实地走访、座谈交流、问卷调查等方式,实地走访3个县区、9家企业,召开3次座谈交流会,收回191份调查问卷,提升认证价值宣传。
2024-03-13
云南省市场监管局:开展电动自行车3C认证检查
2月29日,云南省市场监管局到昆明市华潮电动车大世界检查电动自行车3C认证情况。对该市场内销售的电动自行车及三轮车进行检查,检查主体资格是否合法有效,销售的产品是否符合新标准要求,电动自行车销售市场销售的电动自行车是否未经认证擅自出厂、销售、进口、伪造、冒用、买卖3C 证书,是否存在非法改装、是否存在合格证和产品一致性等情况。通过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宣传、分发材料,商户进一步了解认证认可相关法律法规,认识3C认证的重要性。2023年以来,云南省市场监管局深入电动自行车市场调研,将电动自行车销售经营主体纳入“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全省市场监管系统开展3C认证检查、宣传电动自行车标准,共检查300余户,规范了电动自行车市场秩序,构建了良好消费环境,保障了消费者权益。下一步,云南省市场监管局将继续认真开展电动自行车、家用燃气器具等强制性认证产品的安全生产整治工作,为人民生活保驾护航。
2024-02-29
湖北加快建设现代检验检测服务体系
以产业为主导 以需求为导向湖北加快建设现代检验检测服务体系近日,记者从湖北省市场监管局获悉的一组数据令人振奋,截至2023年年底,湖北省共获批国家质检中心34家,建成32家,在全国排第10名,中部地区第2名;批筹省级质检中心82家,建成62家。湖北省现代检验检测服务体系建设取得突破性成效。“‘十四五’以来,为更好地服务现代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我们坚持以产业为主导,以需求为导向,从规划布局、产业融合发展等方面发力,不断加快建设和完善现代检验检测服务体系,扎实推动检验检测机构做大做优做强。”湖北省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说。据了解,湖北省以“产业市场标杆、社会公信”为目标,鼓励相关部门围绕支柱产业、战略新兴产业推动检验检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在区域协同方面,湖北省推动武汉“1+8”“襄十随神”“宜荆荆恩”三大都市圈检验检测集聚发展。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湖北)武汉园区,目前已基本形成“一心多园”“三级推进”格局。该园区聚焦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汽车零部件、通用航空、标准认证、智能制造等领域,成立检验检测联盟,会员机构70多家,从业人员超3000人,产值近30亿元,仪器设备原值10亿多元,每年出具检验检测报告近60万份。为探索认证检验检测做大做强新路径,2022年9月,湖北成立“宜荆荆恩”公检机构一体化发展技术联盟,标志着该省检验检测区域一体化发展迈开实质性步伐。在突破方面,湖北省强化质检中心技术高地作用,加大已批筹国家和省级质检中心建设攻坚力度,建成一大批能够满足现代产业发展需求的区域性重要质检中心。湖北省聚焦现代产业集群,统筹质量技术资源,充分发挥质量技术服务平台作用,助力现代产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在光电子领域,以国家光电子信息产品质检中心为代表的质量技术服务平台,积极服务该省1000余家光电子信息企业,为光电子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扎实的技术支撑。在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领域,湖北省推动建设国家汽车质检中心等15家国家和省级质检中心及智能制造、新能源与新材料中试公共服务平台。在北斗产业领域,该省布局推动筹建国家北斗应用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推进“北斗导航产品中试公共服务平台”等服务北斗产业的平台建设,积极破解北斗产品工艺、器件、装备、产品领域质量与测试检验关键共性技术难题,促进北斗和5G、大数据、卫星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推进检验检测与产业链融合发展,是湖北省加快建设和完善现代检验检测服务体系的重要一环。湖北省计量院承担的市场监管总局科研项目“光电模块电磁兼容快速检测方法研究”,预期可降低50%电磁兼容检测成本,满足产品快速、准确、灵活的检测需求。湖北省标质院建立潜江虾-稻全产业链标准体系,研制《潜江龙虾》等系列标准,依托标准规范小龙虾相关产品分级分类、检验检测;帮助制定《小龙虾尾肉中兽残及有机危害物的快速检测》等5项快速检测相关团体标准,突破检测方法领域空白,有效促进潜江小龙虾产业高质量发展。据了解,截至2022年年底,湖北省共有检验检测机构1797家,营业收入约152.49亿元,共有从业人员52917人。全省检验检测机构总面积1345.24万平方米,实验室面积363.84万平方米,设备35.34万台(套),仪器设备资产原值约181.66亿元,共出具检验报告2595.76万份。
2024-02-29
下好“全国一盘棋” 共促行业新发展
中国认证认可协会召开全国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工作学习宣贯会2月5日,全国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工作学习宣贯会在京召开。市场监管总局认证监管司副司长姚雷、认可检测司二级巡视员李文龙、中国认证认可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黄继先出席会议并讲话。来自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行业的从业机构和相关单位代表共120余人参加会议。姚雷强调,本次会议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贯彻全国市场监管工作会议和全国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工作会议精神,分析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行业新形势新要求,统筹谋划,科学布局,确保2024年工作起好步、开好头。姚雷指出,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行业进入新的发展机遇期,面临着“要求更高、需求更多、任务更重”三方面的新要求,同时也存在公信力不足、行业竞争力不强、国际话语权不够等问题。他围绕“五个转变、六大行动”,对从业机构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要提高认识,将思想统一到全国市场监管工作会议和全国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工作会议的要求上来,形成思想上的自觉;二是要守住底线、扛起责任,将行动统一到全国市场监管工作会议和全国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工作会议的部署上来,形成行动上的自觉;三是要主动作为,把工作成效统一到质量认证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上来,形成推动发展的合力。李文龙通报了检验检测行业发展情况,介绍了检验检测服务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等方面所取得的工作成效以及下一步工作部署。他表示,2024年将进一步完善检验检测行业整合的顶层设计,充分发挥政府部门、行业学协会的作用,积极推动我国检验检测机构市场化、集约化、国际化发展;总结提炼典型经验,示范检验检测机构高质量发展;建立长效工作机制,支持检验检测技术创新。黄继先总结了中国认证认可协会发挥社会组织职能,在服务政府、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服务会员方面取得的成效。他表示,协会作为行业自律管理组织,将围绕“统一管理、共同实施”工作体系,动员全行业积极参与质量认证服务强企强链强县、认证认可“走出去”、认证行业公信力建设、认证行业提升、认证行业数字化发展、质量认证宣传普及等行动,在人才队伍建设、育选管用机制建立、机构主体责任落实、国际标准对标等众多领域发挥基础性作用。会上,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主任谢肇煦、华夏认证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靖、中国船级社质量认证有限公司董事长田伟、北京中建协认证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海山,围绕贯彻落实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认监委部署要求,分别作了交流发言。大家一致表示,对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行业发展前景充满信心,新的一年将振奋精神、担当责任、创新思路、扎实工作,推动市场监管总局、认监委各项部署要求在从业机构落地实施,迎接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事业新的春天。
2024-02-29
国新办举行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4年1月31日(星期三)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蒲淳,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登记注册局局长任端平,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反垄断执法二司司长徐乐夫,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质量发展局局长刘三江介绍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2024-02-29
福建漳州龙海区开展小微食品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工作
抓大不放小 提质又增效福建漳州龙海区开展小微食品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工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福建省、漳州市市场监管局有关小微企业质量提升行动的要求,助力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2023年以来,漳州市龙海区市场监管局以小微企业质量管理提升为切入点,选取了20家小微企业参与2023年度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通过质量提升行动,有效改善了龙海区部分食品企业质量管理匮乏、产品质量不稳定、管理成本较高等问题,增强了企业食品质量安全意识,提升了企业市场竞争力。目前,龙海区拥有食品生产企业近600家,生产的品种基本覆盖国家规定的31大类、89小类食品,年产值近500亿元,约占福建省食品产业规模的1/10。“龙海区食品企业虽然规模大、品种全,但其中中小微企业超过460家,占比近80%;对产品质量及食品安全的管理提升,尤其是在生产过程的食品安全危害分析及关键控制点方法导入、先进管理工具运用、检验检测能力提升等方面有很大需求。”龙海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除了20家小微企业参与了2023年度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同时,龙海区市场监管局通过局、所联动,动员、组织该区一批企业作为提升帮扶对象,委托福建东南标准认证中心采取“一企一策”“挂图作战”方式,着力破解企业在质量管理上的痛点、难点问题,从企业质量/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生产现场管理规范、企业员工食安意识等多个方面进行有效提升。“通过此次提升行动,员工食品质量安全意识明显增强,企业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也更完善了,提升了企业的品牌形象。”龙海区某食品企业负责人如是说。据悉,在提升行动期间,龙海区累计组织企业参与线上线下公益培训10场次,小班化现场培训160余场次,累计培训质量食品安全管理人员1500多人次,为15家企业的现场管理、可视化管理提供改进建议,为7家企业提供生产流程、车间布局改善建议,使12家企业生产成本有效降低,17家企业生产效率显著提高。参与提升行动的20家企业均按照要求建立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管理体系,其中12家企业通过HACCP或FSSC22000管理体系认证,企业管理人员食品安全管理意识得到强化,质量技术帮扶成效逐步显现。针对行业共性问题,龙海区市场监管局通过组织福建省内高校、技术机构专家学者,深入企业调研、问诊把脉,以座谈、质量论坛等方式,指导小微企业在食品添加剂管理和使用、食品可追溯性管理、食品标签标识管理等具有普遍性的问题上提出解决方案。该局还注重服务平台的搭建,积极汇集科研单位及标准、计量、认证、检验检测等力量,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
2024-02-29
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启动丁薛祥出席启动仪式
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启动仪式22日上午在北京举行。中共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出席活动,宣布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启动。启动仪式上,丁薛祥和大家一起观看了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建设情况主题片和市场交易实况。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管总局、北京市人民政府有关负责同志先后发言。河北塞罕坝机械林场、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等4家项目开发单位负责人签署了自愿减排项目开发和减排量交易合规倡议。有关部门和地方负责同志、碳排放交易机构代表等参加启动仪式。建设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是调动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温室气体减排行动的一项制度创新,有利于推动形成强制碳市场和自愿碳市场互补衔接、互联互通的全国碳市场体系,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1
2
...
4
5
6
7
8
...
71
72
共861条 72页,到第
页
确定
CopyRight
©
2013 常州检通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15009843号-1
百度一下
关闭
13775602470
18921002897
工作日:8:00-18:00
周 六:9:00-18:00
QQ在线
QQ在线